捷嘉 ·关注 | ①中国牛肉进口政策或迎重大调整,"全球配额制"据传8月落地②自去年5月份以来,生猪养殖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

★ 目录 ★

01

中国牛肉进口政策或迎重大调整,"全球配额制"据传8月落地

02

农业农村部:自去年5月份以来,生猪养殖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

03

2024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发布

04

农业农村部: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

05

高瞻远“猪”:集中度与产能提升,生猪养殖成本线能否被触及?

06

特朗普称可能对150多个次要贸易伙伴统一加征关税

07

外交部:中方大力推进国际发展合作

01

中国牛肉进口政策或迎重大调整,

"全球配额制"据传8月落地

据国际权威机构《世界牛肉报告》(WBR)最新消息,中国或研究调整牛肉进口政策,"全球配额制"成为可能选项之一。新规据传将设定年度进口总量上限,采取"先到先得"原则,而非按国别分配配额。

  • 配额规模或接近2024年进口量,但最终数值仍待官方确认。

  • 巴西或成最大受益者:凭借强大的供应能力,巴西可快速抢占配额,而澳大利亚等国则担忧其自贸协定下的免税额度可能受限。

  • 超配额惩罚:消息称,可能全面禁止进口,或对超额部分征收80%高关税,具体细则仍在讨论中。

目前政策制定仍在推进,预计8月或有最终方案,但具体实施细节及时间表尚未官宣。若调整落地,或重塑全球牛肉贸易格局。

(注:以上信息基于行业消息,最终政策以中国官方公告为准。)


来源:World Beef Report

发布时间:2025年7月16日

内容整理:捷嘉资讯组

声明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做任何投资建议


02

农业农村部:自去年5月份以来,

生猪养殖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
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2025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。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在会上透露,自去年5月份以来,生猪养殖已经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。

  黄保续介绍,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的六成左右,可以说“生猪稳则畜牧业大盘稳”。前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及时释放产能过剩预警信号、引导头部企业有序调减产能等调控措施,自去年5月份以来,生猪养殖已经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。

  黄保续称,针对近期猪价存在的一定下行压力,农业农村部已经提前释放了市场预警信息,指导头部企业合理调减产能,控制出栏节奏。据监测,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比上个月降低了0.8%,预示着7、8月份的生猪出栏量将有所减少,有利于猪价稳定和养殖盈利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,为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3.7%,仍然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。

  黄保续强调,下一步,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,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。

  一是调产能。加密发布市场预警信息,引导有序出栏,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,适应性调整产能,促进供需均衡。

  二是稳政策。落实地方生猪稳产稳价责任,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措施,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,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。


来源:中国新闻网

发布时间:2025年7月17日 16点19分


03

2024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发布

近日,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《2024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》。数据显示,2024年渔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,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,批发市场成交量额双增,进出口量增额减、贸易逆差收窄,渔民收入保持增长,渔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。

  按当年价格计算,2024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34172.29亿元,其中渔业产值16754.8亿元,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7390.84亿元,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10026.65亿元,三个产业产值的比例为49∶21.6∶29.3。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中,休闲渔业产值988.6亿元,同比增长7.05%。

  渔业产值中,海洋捕捞产值2601.48亿元,海水养殖产值5034.38亿元,淡水捕捞产值332.29亿元,淡水养殖产值8786.65亿元。其中,水产苗种产值917.83亿元。

  2024年,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567.88千公顷,同比下降0.74%。其中,海水养殖面积2240.06千公顷,同比增长1.14%;淡水养殖面积5327.82千公顷,同比下降1.51%。

  当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7357.59万吨,同比增长3.39%。其中,养殖产量6060.03万吨,同比增长4.31%;捕捞产量1297.56万吨,同比下降0.69%;海水产品产量3708.87万吨,同比增长3.45%;淡水产品产量3648.72万吨,同比增长3.34%。按全国人口数为140828万人计,2024年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同比增长3.51%,达到52.25公斤。

  根据统计公报,2024年,全国渔船年末总数48.57万艘、总吨位1125.39万吨。渔业人口1582.47万人,比上年减少16.1万人,同比下降1.01%。渔业人口中传统渔民为488.08万人,比上年减少18.2万人,同比下降3.59%。渔业从业人员1174.17万人,比上年减少2.06万人,同比下降0.18%。据对全国近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调查,2024年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27131元,比上年增加1353.79元,同比增长5.25%。

  水产品加工与贸易方面,截至2024年年底,全国水产加工企业9581个,水产冷库9737座。水产加工品总量2253.76万吨,同比增长2.47%。其中,海水加工产品1757.57万吨,同比增长2.59%;淡水加工产品496.19万吨,同比增长2.02%。用于加工的水产品总量2647.99万吨,同比增长0.93%。据海关总署统计,2024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1117.2万吨,同比增长5.79%;进出口总额438.36亿美元,同比下降0.91%。其中,出口量423.96万吨,同比增长11.62%;出口额207.4亿美元,同比增长1.35%;进口量693.24万吨,同比增长2.52%;进口额230.97亿美元,同比下降2.85%。贸易逆差23.57亿美元,比上年同期减少9.54亿美元。

  2024年,由于渔业灾情造成水产品产量损失48.15万吨,受灾养殖面积267.48千公顷,直接经济损失150.24亿元。


来源:农民日报

发布时间:2025年7月17日


04

农业农村部: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

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下一步,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,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。一是调产能。加密发布市场预警信息,引导有序出栏,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,适应性调整产能,促进供需均衡。二是稳政策。落实地方生猪稳产稳价责任,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措施,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,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。


来源:证券时报

发布时间:2025年7月17日 16点13分


05

高瞻远“猪”:集中度与产能提升,

生猪养殖成本线能否被触及?

【导语】生猪市场经过一年有余的产能恢复,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提升。其中,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使得能繁母猪存栏量更多向中大型养殖企业集中,更有利于稳定产能及价格。目前从产能情况及需求情况等因素来看,未来一年生猪市场行情虽有下滑空间,但或仍然在成本线之上,养殖端仍有利润。

1.行业集中度提升,中大型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

近几年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。2020年TOP10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的12.26%,2024年增至25.49%,增加13.23个百分点。经过今年上半年的扩充及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养殖模式的转变,预计TOP企业市场占有率或进一步提升,能繁母猪存栏量占比或进一步向集团倾斜,中大型养殖企业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或继续增加。

前置10个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对应当前生猪出栏量,即2024年9月-2025年8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对应2025年7月-2026年6月份的生猪出栏量。根据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,除2024年9月以外,能繁母猪存栏量基本呈震荡增加状态,卓创资讯预计2025年7-8月份能繁母猪亦有微增可能,预计2025年8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与2024年9月份相比累计增加9.09%。从数据来看,未来一年生猪供应量或呈主线增加态势,对行情有利空影响。

2.均重及需求或仍遵循消费淡旺季规律

除产能数据外,其他指标亦对市场行情有一定影响。从生猪交易均重来看,其走势或遵循一定规律,夏季体重较轻,秋冬上升;春节所在月份出栏速度加快,大体重生猪被陆续消耗,体重或下降;春季慢慢恢复。出栏节奏或短暂影响生猪供应。2025年7-8月份生猪生长速度缓慢,出栏计划有限,生猪实际供应量有下滑可能,对行情有支撑效果;而9-12月份生猪生长速度加快,且大体重生猪或陆续释放,实际供应量有提升可能,利空行情;2026年1-6月份则呈现供应先增后减再陆续增加态势。

生猪市场屠宰量亦或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特点——春节前及冬季腌腊旺季处于高峰水平,其余时段低位运行。从长周期来看,屠宰量高位时对当月行情有支撑作用,与供应因素相比,需求指标多数时段影响力度偏弱。

3.未来一年生猪价格或仍处于成本线之上

综合供需等主流因素,未来一年生猪价格或呈M型态势。2025年7-8月份受前期猪病影响,生猪可出栏量或短时减少,加之生猪生长速度较慢,因此在需求偏弱的情况下行情仍有上涨空间,并出现该周期内的最高点。9-10月份猪病影响消退,产能释放带来供应增加,供应增幅或大于需求增幅,猪价有下降可能,并出现年内的最低点。11月份需求陆续提升,受大体重生猪需求增加、价格好转的影响,养殖端存压栏增重可能,生猪出栏节奏或人为放缓,价格或低位反弹。12月份迎来下半年需求旺季,猪价或涨;但受年末生猪出栏冲量的影响,猪价涨幅或受限。

2026年1月份生猪市场处于2025年12月份的腌腊备货旺季及2月份春节备货旺季的过渡期,市场行情变动空间或相对有限。2月前半月市场屠宰量或达到高峰,养殖企业或顺势提价出栏,节前涨价节后降价,月均价或环比上涨。3-6月份二次育肥或再度出现,虽滚动补栏、出栏的行为对猪价并不能形成快速拉高、拉低的作用,但对稳价起到了较长周期的效果,猪价或降后小涨再降。

饲料原料价格或先低位运行后小幅增加,但从头均饲料成本来看仍然处于低位水平,对盈利的缩减影响有限。因此,猪价及生猪交易均重的变动对成本线的影响更为明显。2025年上半年生猪自繁自养模式的理论成本线13.12元/公斤,最高月份为1月份的13.25元/公斤,最低位4-5月份的13.04元/公斤,上半年成本线波动较小。根据猪价、成本、体重等指标的测算,得出未来一年自繁自养模式的理论成本线,平均值为13.09元/公斤,高值为2025年8月份的13.20元/公斤,低值为2026年1月份的12.95元/公斤。卓创资讯预计未来一年生猪养殖成本线或仍然在生猪价格之下,养殖端仍有利润空间。


来源:卓创资讯

发布时间:2025年7月17日 10点47分


06

特朗普称可能对150多个次要贸易伙伴统一加征关税

美国总统特朗普16日表示,他有意对超过150个美国次要贸易伙伴统一加征关税。

特朗普在白宫向记者表示,对于那些体量不大、与美国没有很多商业往来的国家,美国将发出一份通知,告知这些国家美国向其产品征收关税的税率。这些国家将面临同样的关税税率。

特朗普当天晚些时候接受采访时表示,这些次要贸易伙伴很可能面临10%至15%的税率,但美方尚未就此作出决定。

特朗普日前先后致信20多个贸易伙伴的领导人,称将从8月1日起对这些贸易伙伴征收20%至50%不等的关税。在把所谓“对等关税”暂缓期截止日期从7月9日推迟至8月1日后,特朗普表示这一日期“不会再变”。

目前,美国仍在与欧盟、日本、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围绕关税展开博弈。


来源:新华网

发布时间:2025年7月17日 16点26分


07

外交部:中方大力推进国际发展合作

7月17日,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。有记者问:联合国日前发布报告,评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情况,指出近一半目标进展缓慢,18%的目标甚至出现倒退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,世界正面临“发展紧急状态”,但目标依然可及,关键在于各方能否采取紧迫、团结、坚定的行动。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?

林剑表示,当前,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抬头,冲击世界经济复苏,国际发展合作动能不足,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严重滞后,个别国家公然反对甚至抵制这一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纲领性文件,发展危机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现实挑战。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发展的行动派。中国政府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“十四五”规划,已提前实现减贫、卫生等领域相关目标,为全球落实工作作出积极贡献。中方大力推进国际发展合作,提出并落实全球发展倡议,近年来与20多个发展机构深化合作,惠及60多国超过3000万民众。去年二十国集团里约峰会上,习近平主席又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,助力粮食安全、科技创新、绿色转型等关键领域国际合作,不断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林剑强调,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团结一致、携手行动。挑战面前,我们应重温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初心,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,坚持将发展作为联合国工作的一项重要支柱,推动发展议题重回国际议程的中心位置。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努力,促进世界共同繁荣进步。

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
发布时间:2025年7月17日 16点00分


JIEJIA' NEWS

微信号|cccbn888

网站|news.cccbn.com


本文内容来源于已标注的公开渠道,仅作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用户应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,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司处理。

相关文章